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 ——《红色星期二第八十六期》

作者:化工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党员之家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2-04-26浏览次数:112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下午,化学工程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由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党员之家举办的“红色星期二”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本次学习的主题为“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由化工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安全工程方向师生联合直属党支部成员姜园园同志担任主讲人。

4月16日,历时183天的“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回家”。而刚刚过去的4月24日,是中国的第七个“航天日”。这一切伟大精彩的时刻,是一代代航天人用无数的辛苦和汗水筑起来的。

姜园园同志首先介绍了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国家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2007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基团公司曾经宣布,自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确立为 “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会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

2014年1月4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商局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接着姜园园同志介绍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发展。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中国进行首次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自动无人交会对接。

2012年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中国首次载人自动及手控交会对接顺利完成。

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完成,载人航天事业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正式拉开中国建造空间站序幕。

2021年10月,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实施载人航天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广大航天人体现了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航天精神。他们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最后,姜园园同志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说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以兴邦为己任,不负时代韶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苦干实干,14亿多中国人就定能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推的磅碍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就一定能行稳致远。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