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星期二下午,化学工程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由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党员之家举办的“红色星期二”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本次学习的主题为“阐述全球粮食危机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之策”,由化工九州体育(JiuZhou Sports)官方网站能源化学工程本科生党支部成员朱洵同志担任主讲人。
朱洵同志以向大家提问“三农问题”是哪“三农”展开今天的党课--聚焦于农业问题来阐述其解决之策。
“咱们南方的水稻一年是几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以我们浙江为例,常见的水稻是两熟的,分为早稻与晚稻。其中,早稻是3-4月份进行播种,也叫春耕,这批水稻将于7月份成熟;而此时也正好是晚稻播种的时间,成为夏耕,晚稻将于10月份左右收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收。
目前全球粮食状况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很多国家都即将出现缺粮少粮的情况。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粮食状况比较良好,而且我们社会面临的问题还是以疫情防控为主所以大多数同学可能对粮食危机不是太了解。
于是朱洵同志从全球粮食危机入手,对比我国农业粮食发展现状,学习总结习总书记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之策。
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全球的粮食分布:以主要常见粮食水稻和小麦为例,水稻主要集中在亚洲东南部国家,例如: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小麦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地。
其中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谷物生产大国和供给大国,据有关数据统计,俄罗斯和乌克兰供应了世界上19%的大麦,14%的小麦,以及4%的玉米,占到全球谷物供给的25%。俄罗斯的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域,乌克兰的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海附近。对比俄乌战争中俄军主要进攻方向,其主力军目前还是驻扎在敖德萨附近。我们可知,乌克兰的小麦种植区域目前处于全面交火状态。
当然除了粮食因素,还有肥料因素。俄罗斯是全球化肥出口占比最大的国家,由于俄乌战争爆发与对俄制裁,使得化肥出口受阻,再加之其他因素,化肥价格水涨船高。普京总统指出:国际市场的化肥价格已经是原先的三倍了,如果后续物流问题继续恶化,世界各地将会面临饥荒。2022年初时钾肥的价格还处于1000元/吨,但仅仅过了四个月,钾肥价格已经来到了5000/吨,可想而知,肥料价格的涨势是多么夸张。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报告称,由于俄乌冲突,国际粮食和饲料价格可能上涨高达22%,并导致低开发国家的营养不良人数激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指出:全球目前有七八亿人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主要集中在非洲等南半球国家,这些国家天赋资源条件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科技十分落后,农业生产能力先天不足,供需严重失衡。俄乌冲突加剧粮食价格攀升,加上能源成本上升带来的运力减弱,低收入国家、低收入群体的食物购买能力将急剧下降,加剧全球饥饿和贫困危机。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各国储备粮食增加,也会加剧全球粮食供给不平衡。
据最新消息:乌克兰方面已将“加入北约”列入宪法,即表明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共识,重回“死胡同”状态。目前正处于春耕关键时期,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显然已无法正常维持农业生产。那后续欧洲民众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全球粮食大涨价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该怎么消除呢?
朱洵同志介绍了中国农业及粮食发展现状。首先观看了一段近日新疆棉花春播的壮观现场。视频中,农户们都已经采用全面机械化作业,利用北斗导航请准定位,实现耕地资源最合理化应用。
近五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趋于稳定。中国的粮食生产稳定,供给充裕,能满足消费。可以说,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完全是靠自己解决的,“口粮绝对安全”有足够底气。2021年,中国粮食收获6.83亿吨,同比增长2%,而伴随人口增长的粮食绝对需求已大大减弱。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创新重点包括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基础好,并在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基地。2020年提出不具有划、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2022年4月1日,第7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的习近平同志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总书记指出: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机重要,意义重大。其目的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接下来,朱洵同志通过五个方面带大家了解习总书记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之策。
一、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
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这几年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甚至连年亏损。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抓紧研究部署,该扩大产量的要果断下决心,不能让人家拿住我们!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第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深化农村改革。
第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第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最后朱洵对大家说:作为党员或者向往成为党员的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清全球粮食危机的严峻现状,带头节约每一粒粮食!